運彩足球平手_海口市秀英區農民搞文化經濟收入上萬元

  9月5日:(通信員陳恩睿)農忙時做農活,農閑時忙雕刻;文化比種地強,‘軟飯’比‘硬飯’香。這種觀點,我們美孝村的村民是很認同的。8月31日,在海口運彩中華韓國市秀英區永興鎮美孝村采訪時,該村委會主任陳明文一本正經地對說。

  眼下,正是美孝村農閑的時候。陳明文一邊帶著走村巷,一邊介紹村里的雕刻經濟。拐了兩道彎,來到年青村民陳輝望的家里,只見他正在樹陰下忙著做文化。陳輝望手里拿著大概長30厘米的一條樹根,左右高下、翻來覆去地觀測,然后,用腳掌緊壓樹根,接著拿起刻刀輕盈地刻來刻去。過了20多分鐘,陳輝望拿著剛刻好的樹根說,他刻的是文具筒。我們仔細地看了看,文具筒上刻有竹子、假山和小鳥,形象生動,栩栩如生。陳輝望通知我們,這個文具筒出售價在1200元左右。他還自豪地說,有時賣一件木雕產品,相當于他家里一年種3畝荔枝的收入。自從學會雕刻藝術后,年收入8萬元左右,他家的面貌一天比一天好了起來。

  巡訪了樹根雕刻戶陳輝望,我們又來到另一樹根雕刻戶陳德斌的家里。雕刻收入是很可觀的,我有時一天賣木雕產品就收入1萬元左右,家里能改良環境、買回電視機、買回兩套進步的電動雕刻機、買回電腦裝上寬帶等,都是靠雕樹根雕出來的。陳德斌這樣直接地對說。陳德斌,本年30歲,他利用自己學到的雕刻專業和藝術才能,進行雕刻和配對,在一支干枯樹根上雕出一株梅花樹,然后配有蟲、鳥棲息其上。在他家的大廳里,我們看見雕有海底世界、魚、蝦、蟹等水生動物,雕有鳥籠、茶壺、健身株、煙頭、文具盒等的木雕產品整整齊齊地安放著。陳德斌把我們帶進他的電腦室,打開電腦進玩運彩攻略推薦入頁,一一地指著自己發表在絡上各類精美的雕刻工藝產品作介紹。在陳德斌家的工棚里,我們看見一位小伙子在專心致志地進行木雕玩運彩世界盃技巧。本來,那是陳德斌的親弟弟。自從他教給親弟弟雕刻專業后,弟弟單雕刻這一項,每月平均純收入達1500余元,嘗到了雕刻經濟的甜頭。他說,盤算把3畝黃皮培植地出租給別人,以專心發展雕刻經濟。

  和我們一起采訪的本村外出干部陳桂興贊美地說,陳德斌加入海口電子農務訓練吸取后,理解了電腦知識,買回電腦上發表信息,引來了更多的客商合作和訂購木雕產品,發憤村民發展木雕業,拓寬經濟收入渠道,是好樣的。美孝村的村民說,這種文化玩藝兒比種地強,軟飯比硬飯香得多。現在,從事樹根雕刻的美孝村人28戶共40多人。雕刻經濟已成為該村新的經濟增長點。本年上半年,該村根雕收入達50多萬元。

  比年來,海口市秀英區農村的文化隊伍,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和特長,利用農閑時節、茶余飯后、傳統節日等機會,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在自娛自樂、給鄉親們帶來喜悅的同時,也開始逐漸轉為具有市場行為的文化經營活動。近日,該區石山鎮石山八音隊被附近的道堂村一對新婚年輕約請加入婚禮,讓八音隊為他們新婚營造熱鬧、吉利、痛快的氛氣。該八音隊隊員每人也因此領到了登場費60元。該八音隊隊員蔡其統開心地說:農忙的時候做農活,農閑的時候賣文化,在娛樂中找到經濟門路,讓自己體會到新農村建設中的新型農夫的意義和價值。

  據介紹,本年以來,石山八音隊多次被澄邁縣、海口市龍華區及秀英本區等農村的村民約請為他們舉行的傳統節日、村民慶生、婚娶、入新家等的紅事喜事表演節目,八音隊員們在為別人提供進步文化服務的同時,獲得了相應的經濟報酬,增加了收入。此外,石山八音隊還被約請加入市、區組織的大型文化活動。八音隊隊員王修積看到前來了解場合,于是他算了算賬說,本年上半年,石台灣運彩足球攻略山八音隊隊員單賣文化這一運彩 歷史賠率項的純收入就有2500多元。現在,石山鎮已擁有八音隊、秧歌隊、跳舞隊、書戶、卡拉OK戶等業余文化隊伍24支。

  比年來,海口市秀英區農村文化已初現產業雛形。秀英區加大率領、支援和扶持力度,使農村文化業余隊伍、文化聯盟體和農村文化戶,經營范圍連續不斷拓展,文化品位逐漸提高。現在,秀英區農村文化戶(文化聯盟體)已發展到260多戶,有八音隊28支、文藝隊20支、卡拉OK、個體書戶及各種娛樂地方(吧)60多個。文化經濟已成為秀英區農村經濟的新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