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稱無需證明快速到賬,實際上理賠周期漫長、拒賠十分普遍
旅店取消險看上去美賠起來難
國慶出游高峰在即,旅游市場回暖態勢明顯,旅店取消險等旅游保險產品也進入銷售旺季。但一些買入過取消險的消費者訴苦,旅店取消險看上去很美,理賠卻很難。
近日采訪發明,不少消費者反應,一些在線旅游平臺取消險的宣傳和產品建置并不規范,比如宣稱無需證明快速到賬,但實際上理賠前提極度苛刻,理賠周期漫長,拒賠的場合十分普遍。
9月11日,通過某旅游平臺預訂旅店,提交訂單時,頁面出現一個旅店無原因取消險的選項,宣稱買入取消險,未入住可獲賠房費損失的100%,15個工作日玩運彩網球內理賠到賬,而且可以在線理賠,無需證明快速到賬。依據旅店的差異,保險的代價從幾元到上百元不等。
但依據消費者反應,說好的快速到賬,實際上很難兌現。有的消費者遇到平臺和保險公司踢皮球,理賠歷時近1個月。此外,有消費者遇到拒賠,平臺客服稱無原因取消險并不是指所有的取消行為都能獲賠。這讓消費者感覺被誘騙:買的是旅店無原因取消險,為啥理賠時還要那麼多原因?
又嘗試通運彩 羽球過另一家旅游平臺預訂旅店,提交訂單時同樣出現取消險選項,通過頁面上一個并不明顯的小嘆號圖標,找到了產品的台灣運彩賽事心得投保須知。投保須知顯示,因約定的客觀理由導致的預訂旅店取消,可賠付未採用且無法發還的房費損失的90%。
然而,平臺對約定的客觀理由定義十分苛刻。例如:指定入住的客人因身故、遇到意外傷害事故致嚴重受傷或罹患突發運彩行性疾病,經當地醫院醫生診斷不宜繼續原定行程;或客人的夫婦、父母、子女及旅行同伴在本保險合同生效后運彩 串關 推薦身故、遇到意外傷害事故導致嚴重受傷或罹患突發性疾病等。有消費者以為,這與買入頁面上的宣傳嚴重不符,是商家在誘導消費。
對此,中國消費者協會律師團律師李斌對表示,對消費者而言,旅店取消險本是好事。但依據消費者權益保衛法的有關制定,經營者在經營活動中採用形式條款的,應當以顯著方式提請消費者注意與其有重大好壞關系的內容,以保障消費者知情權和選擇權。
有關平臺的買入頁面并無具體理賠場合介紹,必要核心擊鏈接才會顯示,這顯然不合乎邏輯。李斌叮囑,消費者在買入取消險時,需仔細閱讀相關條款,不要認為無原因取消險就可以無前提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