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彩 賣牌_紅色記憶根據地23年紅旗不倒的堅強后盾

  瓊崖革命依據地是全國農村革命依據地的主要組成部門,它在極端險惡的環境下和在敵人的重兵圍剿中,在黨的領導下,履歷了土地革命、抗日戰爭求和放戰爭三個歷史期間,堅定了長期艱辛卓絕的斗爭,巍然屹立在祖國南疆,創新了二十三年紅旗不倒的業績,成為瓊崖人民進行武裝斗爭的堅強基地。

  1927年大革命失敗后,瓊崖共產黨足球 運彩 比數人從血的教訓中,深刻地熟悉到:只有建立自己領導的武裝氣力,用槍桿子來還擊反動派的血腥鎮壓,才能保留自己并推動革命事業前進發展。瓊崖革命依據地是通過武裝斗爭逐步創建起來的。

  1927年12月,瓊崖第一個革命依據玩運彩世界盃直播地樂會四區革命依據地形成。土地革命戰爭期間的瓊崖重要革命依據地還有母瑞山依據地、六連嶺依據地、瓊東依據地、羊山依據地、仲田嶺依據地等。抗日戰爭期間的瓊崖重要革命依據地有瓊文抗日依據地、六連嶺依據地、美合抗日依據地、白沙抗日依據地和臨儋抗日依據地等。解放戰爭期間的依據地以五指山中央依據地為主,全島東、西、南、北各地也都有革命武裝堅定戰斗。

  黨的組織有一定根基、有一支相當氣力的武裝隊伍、群眾根基較好和天然前提相對有利,是這些革命依據地的共同特點。而獨特的地理前提,也為瓊崖革命武裝建立依據地提供了自然的屏障。如位于今萬寧市的六連嶺,海拔580余米,六峰相連,丘壑縱橫,地勢險要,是進能攻退可守的戰略要地。位于定安縣的母瑞山,山陡林密,群峰起伏,正是建立革命依據地的最佳區域。而五指山區除具有險要的地勢外,還位處全島中央,便于指揮全瓊,進可攻退可守。

  依據地既有革命激情的歡歌,也有革命低潮的苦難。在母瑞山依據地,瓊崖赤軍第二次反圍剿失利后,在敵人的重重封閉與大肆搜剿,以及饑餓、疾病、冰冷的連續不斷侵襲下,中共瓊崖特委書記馮白駒引導100多人的隊伍,以大地為床、樹葉為被、野菜野果充饑,戰勝千難萬險,緊握著革命紅旗,堅定了8個多月艱辛卓絕的斗爭,最后只剩下25人突圍回到瓊文革命老區,使革命的火種得以保留。

  在戰火紛紛的年月,六連嶺地域大批住宅被燒毀,很多鄉村群眾被殺絕,成為無屋村無人村。在原有100多個鄉村中,先后被殺害的革命群眾和為革命斷送的同志共有2025多人。

  依據地的戰士和人民,用自己的血與肉樹立了革命的豐碑。

  樂會四區革命依據地:

  瓊崖革命的小莫斯科

  1927年瓊崖四二二事變后,中共瓊崖地委書記王文明引領地委機關部門人員撤出海口市,向樂會縣第四區(今瓊海市陽江鎮、文市鄉的范圍)農村遷移,組織工農武裝,開展以革命武裝反對反革命武裝的斗爭。12月,中共樂會縣委、樂會四區蘇維埃政府先后在樂四區寶墩村成立。樂會四區蘇維埃政府是瓊崖第一個區級蘇維埃政權,它的成立標志著以樂會四區為中央的瓊崖革命依據地形成。樂會四區革命依據地在中共瓊崖特委和樂會縣委的直接領導下,土地革命和經濟建設贏得巨大成果,積累了寶貴經驗,有力地推動全瓊革命依據地的創建和發展,成為瓊崖土地革命和蘇維埃運動的中央,被譽為小莫斯科,為瓊崖革命事業作出重大功勞。1932年底瓊崖赤軍第二次反圍剿斗爭受挫,樂會四區革命依據地被敵攻破,瓊崖革命進入空前艱辛的期間。

  瓊東革命依據地:

  掀起瓊崖第二次土地革命激情

  1927年瓊崖四二二事變后,依據中共瓊崖地委指示,中共瓊崖東路部委引領縣農訓所學員、仲愷農工學校等校師生和瓊東農夫自衛軍總團、各村莊農夫自衛軍共360余人告急遷移到瓊東五區和六區交界的農村。5月,將隊伍進行整編,在郭村打響了瓊東縣革命武裝反抗反革命武裝的第一槍。7月,中共瓊東縣委、瓊東討逆革命軍先后成立。9月下旬,中共瓊東縣委成立暴動委員會,計劃和指揮在縣城、福田、長坡、煙塘等地開展軍事行動。戰后,縣討逆革命軍和農夫自衛軍遷移到五、六區交界駐扎,創建革命依據地,開展武裝斗爭。至年底,瓊東革命依據地形成。1928年7月下旬,瓊東縣蘇維埃政府成立。1930年8月至1932年8月,中共瓊崖特委、瓊崖蘇維埃政府、中國工農赤軍第二獨立師師部以瓊東革命依據地為駐足點,領導瓊崖軍民掀起了第二次土地革命激情。

  六連嶺革命依據地:

  二十三年紅旗不倒

  1927年瓊崖四二二事變后,中共萬寧縣各級組織接到瓊崖地委的告急告訴,引領縣黨團部委人員和農訓所學員100多人向六連嶺農村遷移,成立農夫自衛軍,創建六連嶺革命依據地。7月成立中共萬寧縣委,翌年6月成立萬寧縣蘇維埃政府,領導軍民開展武裝斗爭和土地革命。1932年底瓊崖赤軍第二次反圍剿受挫后,中共瓊崖特委委員王白倫、萬寧縣委書記肖煥輝、紅三團政委馮頭等在六連嶺領導軍民堅定武裝斗爭。1939年8月日軍侵占萬寧縣后,全縣軍民在中共樂萬縣委領導下,成立萬寧縣抗日民主政府,組織人民開展以六連嶺為抗日依據地的抗戰救亡運動。1943年冬,瓊崖東區軍政委員會在六連嶺依據地成立,對樂會、陵水、崖縣、保亭四縣實行統一領導,組織遠大軍民粉碎日軍對東區各縣的蠶食攻擊。1946年瓊崖內戰爆發后,國民黨軍向六連嶺革命依據地進行清剿,均被六連嶺軍民擊退。從1927至1950年,六連嶺革命依據地軍民堅定了23年艱辛卓絕的斗爭,為奪取瓊崖革命的成功作出了重大功勞。

  母瑞山革命依據地:

  瓊崖革命的搖籃

  1928年11月瓊崖赤軍第一次反圍剿受挫后,王文明引領瓊崖蘇維埃機關干部和赤軍、赤衛隊600多人進入母瑞山區。途經一年多艱辛卓絕的斗爭,開辟了母瑞山革命依據地。1930年1月王文明因病逝世后,馮白駒接任中共瓊崖特委書記,繼續領導軍民堅定斗爭。同年8月,中國工農赤軍第二獨立師在母瑞山成立,廣泛開展游擊戰爭,瓊崖革命依據地得到了覆原和發展。1932年8月,赤軍反圍剿受挫,馮白駒等引導黨政機關干部和赤軍指戰員100多人重上母瑞山。在敵人的重重封閉和圍困下,堅定了8個多月艱辛卓絕的斗爭,支撐著紅旗不倒,最后僅剩25人于1933年運彩 出金 時間4月突圍回到瓊(山)文(昌)革命老區,創建瓊崖赤軍游擊隊司令部,開展游擊戰爭。革命的火種在母瑞山得到保留,又從母瑞山燃起燎原之火。母瑞山成為瓊崖革命的搖籃。

  瓊文抗日依據地:

  瓊崖第一塊抗日依據地

1939年2月10日潭口阻擊戰后,中共瓊崖特委和獨立總隊開赴瓊(山)文(昌)界線地域的樹德、大昌一帶農村,建立抗日依據地,開展敵后游擊戰。隨后在瓊山縣樹德、咸來、道崇、云龍、蘇尋三、演豐和文昌縣大昌、潭牛、南陽等鄉發動群眾,創建、健全抗日組織和抗日武裝,形成東至海(口)文(昌)公路、西至海(口)嘉(積)公路、縱橫50多公里的瓊文抗日游擊依據地。1940年2月,中共瓊崖特委和獨立總隊西遷,創立美合山區抗日依據地,留下兩個大隊在瓊文地域堅定斗爭。12月15日,國民黨部隊毀壞合作抗日協議,向美合依據地攻擊。1941年1月底,中共瓊崖特委和獨立總隊重返瓊文依據地,領導軍民戰勝了日軍、國民黨執著勢力的兩面夾攻,保護和發展了瓊文抗日依據地。11月10日,成立瓊崖東北區抗日民主政府。1942年5月至1943年1月,日軍兩次調集近2萬兵力向瓊文抗日依據地實行蠶食掃蕩。在中共瓊崖特委領導下,依據地軍民奮起還擊,粉碎了敵人的蠶食掃蕩,發展壯大了自己的氣力。在抗日戰爭中,瓊文抗日依據地軍民對敵征戰200多次,共斃傷日偽軍2400多人,為奪取瓊崖抗日戰爭的成功作出了重大功勞。

  美合抗日依據地:

  首創瓊西抗戰新局面

  1940年1月,中共瓊崖特委和獨立總隊領導機關從瓊文抗日依據地向西遷移,策劃到儋縣那大鄰近的紗帽嶺山區創建依據地,于2月中旬來到瓊山、澄邁、臨高三縣交界的美合山區。由于日軍重新占領了那大鎮,在紗帽嶺山區創建依據地的策劃已無法實現,因而決意在美合山區創建抗日依據地,然后乘機向五指山區發展。瓊崖特委成立以馬白山為指揮的獨立總隊西路指揮部,以策應美合依據地的創建;成立以謝志德為書記的中共美合特區委員會,領導美合依據地的建設工作。為了打破日軍的封閉,依據地軍民開展農副業生產,辦起消費合作社,支持戰爭,改良軍民生活。12月15日,國民黨執著派制造美合事變,中共瓊崖特委決意由羅文洪、謝鳳池組成留守處與當地黨組織一起堅定斗爭,特委、獨立總隊部撤出美合重返瓊文依據地,美合抗日依據地被國民黨執著派部隊所占領。

  白沙抗日依據地:

  民族團結,共奏凱歌

1943年8月,黎族苗族人民發動白沙起義后,主動尋找共產黨,接納共產黨的領導。中共瓊崖特委和獨立總隊決意抓緊有利機會,開辟白沙抗日依據地。1944年春,獨立總隊第四支隊派出第一、二大隊進入白沙縣阜青鄉和龍頭鄉開展工作,成立阜龍鄉抗日民主政府。3月,我第一、二大隊挺進到白沙縣牙叉鄉一帶活動,以軍事行動配合縣政權建設,成立了白沙縣暫時抗日民主政府。后因環境惡化,除少數人留下與敵周旋,軍隊發還阜龍鄉和昌、白邊區。12月形勢好轉,中共瓊崖特委決意成立白(沙)保(亭)樂(東)人民解放團,組織武裝工作隊,再次進入白沙開展工作。1945年1月,中共瓊崖黨政軍領導機關遷入阜龍鄉,并派獨立縱隊副司令員莊田和參謀長李振亞率3個大隊向白沙腹地進軍。7月,組建挺進支隊,繼續向白沙腹地深入,先后擊潰國民黨守軍的抵擋,將國民黨駐在白沙縣的一切黨政機關和部隊全部趕出白沙縣境,解放了白沙縣。紅毛、細水、元門等13個鄉相繼創建了抗日民主政府。8月,白沙縣抗日民主政府成立,標志著白沙抗日依據地的建成。

  五指山中央革命依據地:

  瓊崖解放戰爭的堅固后方

1946年12月中旬,中共瓊崖特委決意創建以白沙、保亭、樂東三縣為中央的五指山革命依據地,作為堅定瓊島斗爭的鞏固后方和戰略基地。1947年1月,瓊崖特委和獨立縱隊領導機關重返白沙,著手開辟白、保、樂革命依據地。初步打開局面后,從同年冬起,會合5個支隊的兵力,分三路向保亭、樂東地域進軍,全面開展創建五指山中央依據地工作。1948年1月解放保亭全境,6月解放樂東全境。至此,白、保、樂連成一片,五指山中央運彩 電競革命依據地正式形成。在瓊崖縱隊軍事挺進的同時,瓊崖區黨委加強了白、保、樂地域的建黨建政工作,于1948年上半年先后成立了中共樂東縣工委、保亭縣工委和保亭縣民主政府,發動群眾,配合軍隊征戰,撲滅國民黨軍,進一步鞏固革命依據地。五指山中央革命依據地的創建,是瓊崖解放戰爭中具有重大戰略意義的關鍵之舉,使瓊崖我黨和我軍有了一個位處全島中央、便于指揮全瓊玩運彩比分賽事、進可攻退可守的堅固后方基地,對保證瓊崖解放戰爭的順利進行和深入發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省委黨史研究室 賴長生 林夏 覃偲 黃曉華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