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4月13日電題:預支數百萬元交房遙遙無期,多地樓盤爛尾頻發有何幕後?
新華視點鄭鈞天、楊有宗、魏飚、梁曉飛
我們買的樓盤爛尾了。上海市浦東新區頤盛御中環二期業主沈先生說。他在2024年上半年繳納了首付款280多萬元,如今,間隔約定交房日期已過去近4個月。有不少像他運彩心得一樣交了數百萬元購房預支款的業主,正在艱難維權。
新華視點了解,該項目的開闢商是上海海東房地產有限公司,其母公司上海三盛宏業公司因盲目擴張陷入債務危機,已被迫申請破產重整。
上年以來,福晟、泰禾、華夏幸福、協信等多家標桿房企均出現債務危機,它們在全國多地開闢的樓盤出現爛尾或面對爛尾風險。
預支數百萬元屋子交付遙遙無期
近日在上海市浦東新區頤盛御中環二期項目看到,售樓處大門緊閉,小區途徑土地裸露,樓道大門2024世界盃冠軍 運彩還沒安裝,部門住宅的室內裝修還沒完工,整個項目處于停工狀態。
業主蘇小姐表示,目前屋子交付遙遙無期,不僅房貸得照還,全家老少還得在外租房住,經濟壓力巨大。
海東公司有關擔當人表示,現在公司資金處于被凍結狀態,員工工資也被停發,御中環項目建設不得不暫停。這一項目也曾嘗試尋求其他方式繼續建設,例如引入第三方代建等,但幾經努力后均告失敗。
曾位列全國百強房企的三盛宏業,從2024年開始遇到償債危機,隨即出現項目停工、員工討薪等事件。2024年1月21日,三盛宏業申請破產重整。而在三盛宏業陷入債務危機前,曾多次以海東公司作擔保;這導致三盛宏業陷入危機后,海東公司也要蒙受大批的連帶責任,陰礙了公司正常經營。
上海浦東御中環二期項目
上海浦東御中環二期項目爛尾并非偶發事件。比年來,各地嚴控房地產融資。于是,一些開闢商挪用購房預支款拆東墻補西墻,高欠債、高杠桿拿地賣房。當十口鍋五個蓋的游戲難認為繼,購房者就不得不為開闢商的挪用行為埋單。樓盤爛尾、交付遙遙無期、維權難等現象在多地頻發。
太原市民衛先生在2024年以每平方米相近16000元的代價買入了泰禾金尊府的屋子,原定2024年10月的交房日期被拖到了2024年12月。到了12月反而更沒了時間表。目前我買的那棟樓還沒有封頂,也沒有任何動工的端倪。
日前巡訪發明,太原泰禾金尊府的售樓處內已空無一人,工地上的發掘機等機器沒有開動的陳跡。據工作人員介紹,現在并未接到樓盤復工的。
房企挪用預支款成業內潛條例
藍綠雙城董事長曹舟南表示,房地產行業排名靠前的企業,大多采取高額舉債、激進擴張的發展模式。這種高杠桿拿地開闢建設并快速回款的商務模式,很容易產生現金流斷裂風險。一旦開闢商遇到債務危機,往往就會挪用購房者的預支款,最后‘埋單’的還是購房者。
由於監管不力,房企挪用預支款已成為行業‘潛條例’。據多位房企人士透露,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管制度固然一直都有,但有的項目,預支款沒進入監管賬戶;有的固然進入監管賬戶,卻被開闢商隨意支取、用作他途,觸發工程停擺甚至樓盤爛尾。
太原棕櫚河灣世紀城項目
依據山西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山西省市場監視控制局近期通報的2024年度房地產市場執法查抄場合,在房地產開闢企業存在的10個重要疑問中,商品房預售資金採用不規范排在首位。該通報顯示,太原市抽查的17個開闢項目均存在預售資金未監管的疑問,呂梁孝義市抽查的4個開闢項目均存在預售資金採台灣彩券線上投注用不規范的疑問。
事實上,早在2024年,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就發文要求各地完善商品住房預售資金監管機制,強調商品住房預售資金要全部納入監管賬戶,由監管機構擔當監管,確保預售資金用于商品住房項目工程建設;預售資金可按建設進度進行核撥,但必要留有足夠的資金保證建設工程竣工交付。
多位業內人士表示,金融機構監管失職,是預支款監管成一紙空文的主要理由。上海浦東御中環二期項目擔當人坦言,由于借貸方渤海銀行并未能對資金進行合乎邏輯監管,導致購房預支款被三盛宏業挪用,加劇了項目危機。
預售資金監管政策不能成一紙空文
依據對爛尾盤泰禾大城小院業主的信訪受理回復,上海市住宅控制部分以為,銀行違背監管協議,未按協議推行監管責任,引起欠薪、欠工程款等經濟行為的場合,應由銀行蒙受相應的法律責任,由金融監管部分嚴厲處理。
易居企業集團CEO丁祖昱發起,未來監管部分應從實際操縱層面,強化預售資金監管賬戶中的資金進入與流出,開闢企業不得以其他任何格式違規收取購房款。
2024年下半年以來,成都、銀川、石家莊、資陽、荊州、黃石、桂林、蚌埠、衢州和上海等多個城市相繼出臺或完善新建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管的相關制定,細化了預售資金監管流程。北京等地也相繼開展專項查抄,以加強預售資金監管。
同時,各地要求開闢商開設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管專用賬戶,并與監管機構、監管銀行簽訂預售資金監管協議,購房人要將房款直接存入項目監管賬戶。濟南、西安等地甚至要求,不簽監管協議企業不發預售證,開闢商須公示監管銀行和賬戶,違規將被記入信用檔案、暫停網簽。
上海浦東御中環二期項目
業內人士普遍以為,加強預售資金監管實際是有針對性地打補丁,有利于減低新樓盤爛尾風險、維護購房者長處。
長期以來,取消商品房預售制度的聲音不絕于耳。海南等地已在全國率先對新出讓土地建設的商品住房實行現房銷售制度。廈門大學經濟學教授趙燕菁發起,政府應嚴控房企欠債程度,逐漸加大現房銷售比例,在完工土地出讓時,設定一定的施工、裝修時間節點,以避免開闢商盲目擴張導致資金鏈斷裂。
針對已經發作爛尾的項目,行業人士發起,場所政府應積極調和各方關系,督促預售資金監管機構牽頭,引入第三方代建公司等,各方合作共同推進項目建設,防範其徹底爛尾,保障購房者權益。對未推行監管責任的金融機構,監管部分應施以重罰,避免資金監管政策成一紙空文。
北京栩銳律師事務所李曉寧律師說,為避免買到爛尾樓,在買房前,購房者應多留神開闢商的資質和欠債場合,選擇資質好、五證齊備、運營狀況不亂的開闢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