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融資新規出臺一周年,通過定增方式改變實際管理權的案例較往年增多。
多家上市公司采用一攬子辦理方案改變實控人,即協議轉讓+鎖價定增或表決權委托+協議轉讓+鎖價定增。有投行人士辯白,該模式遭受追捧,究其理由是由於再融資新規實施后,定價定增吸引力上升,可以攤薄收購者的綜合成本,運彩網路會員 ptt辦理上市公司資金逆境等疑問。
上述模式逐步成為國資收購上市公司的主流方式。有投行人士指出,現在國企混改大多選擇在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層面進行,造成這種繞路的主要理由之一,是鎖價發行實際操縱中戰投地位難以認定通過,因此有必須明確尺度,提高可操縱性。
鎖價定增易主運彩 延賽成潮流
據了解,上市公司易主重要通過協議轉讓、無償劃轉、要約收購等方式完工。再融資新規實施后,定增易主的方式遭受市場追捧。
3月4日,ST羅普的定增股份上市。據了解,公司上年4月披露《股份轉讓協議》及定增預案,控股股東羅普斯金控股轉讓2984%股權給江蘇大型建筑承包商中億豐建設集團的控股股東蘇州中恒。而依據定增方案,ST羅普向蘇州中恒增發股份,8折鎖價發行,募集資金506億元。定增順利完工后,管理權改變,蘇州中恒將持有上市公司4597%股份,羅普斯金控股將持有2743%的股份。
鐵漢生態也是同類案例,2月5日,公司定增股份上市。公然資料顯示,上年4月10日實際管理人劉水及其一致行動人木新勝投資向中國節能協議轉讓合計1011%股權;同時中國節能認購鐵漢生態定增,終極中國節能及其一致行動人合計持有上市公司2764%股權,中國節能成為新控股股東,實際管理人改變為國務院國資委。
定增并購在本年2月18日獲得知交所受理的蘇交科,策劃通過3個步驟實現管理權改變。蘇交科實際管理人符冠華、王軍華與珠江實業集團及其一致行動人廣州國發基金簽署了《合作框架協議》及附生效前提《股份轉讓協議》以及《股份認購協議》。依據上述協議,第一,符與王合計拋卻表決權比例2230%;第二,珠江實業集團認購蘇交科定增,順利完工后,擁有公司表決權比例為2308%,獲得管理權,實際管理人改變為廣州市國資委;第三,定增若獲得批文后,廣州國發基金受讓符與王的股權,完工后珠江實業集團及其一致行動人廣州國發基金持股2692%,并擁有相應比例的表決權。
有業內人士表示,現在協議轉讓+鎖價定增或表決權委托+協議轉讓+鎖價定增已經逐步成為國資收購上市公司的主流方式。深圳一家券商投行人士談到,進行定增易主的上市公司多為中小市值企業。
依據統計,策劃通過定增易主的上市公司中,市值普遍在50億元以下運彩 nba 總冠軍,此中30億元以下的占比已過份一半。另有,多數企業盈利才幹不良,有8家上市公司2024年賠本,另外7家凈利潤低于5000萬元。
政策紅利下一舉三得
談及上述模式受熱捧的理由,多名券商投行人士表示,減低成本是主因。
一名華東券商的并購人士向辯白,這個模式重要可以達成三個目的。首要,當上市公司已經步入經營難題的時候,老股東一般減持得差不多了。收購方不能讓實控人全部轉讓完股份,否則企業可能就沒人管。收購方通過協議轉讓拿到一部門上市公司股權,然后再通過增發確保提高收購的股權比例;其次,可以攤薄成本,協議轉讓的代價可能可觀,然后再通過8折鎖價定增方式提前鎖定成本,如此一來綜合成本不會太高;最后,上市企業在賣身時,不僅大股東可能存在資金流疑問,上市公司本身資金面也不寬裕,引入新實際管理人可認為這家上市公司增補資金。
通過定增的方式收購上市公司,資金不會被原大股東套現,而是直接進入上市公司體內。該名券商并購人士辯白。
聯儲證券投行業務擔當人尹中余與其并購團隊在2024年度并購教導中談到,截至現在,國企混改大多選擇在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層面進行,造成這種繞路的主要理由之一,便是鎖價發行實際操縱中戰投地位難以認定通過。
尹中余表示,對事先鎖定戰投的鎖價發行不應停留在含糊階段或是窗口傳授階段,應當明確尺度,提高可操縱性。假如戰略投資者地位難以認定,發好朋友運彩起從鎖定的時間維度考量,比如自愿鎖定過份36個月的戰略投資者可以享受鎖價定增。如此明確尺度后,才能真正有利于上市公司引進戰略投資者,也有利于如火如荼的國企混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