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臺更換用戶協議,約定商務短信退訂費由用戶蒙受,觸發爭議
閱讀提示
不少電商平臺均有短信推送商務廣告的格式,但并未明確短信退訂費由誰蒙受。有法院認定,未約定的應由平臺方蒙受短信退訂費。不過,日前有平臺更換用戶協議,新增退訂費由用戶自行蒙受的條款。對此,律師表示,這屬于霸王條款,應認定無效。
商務廣告短信退訂費該由誰出?日前,某生鮮電商平臺更換用戶協議,新增一條:退訂費由用戶自行蒙受,觸發關注。
上年10月,該平臺在退訂費糾紛中敗訴。用戶王小姐因退訂該平臺的商務短信被收費,將其訴至法院。法院認定,用戶協議中未約定退訂費用誰肩負,判決由平臺方蒙受01元短信退訂費。
律師以為,平臺新增的這一條款內容加重了用戶肩負,應屬無效形式條款。同時,權益的維護不能指望每一個平凡消費者去提告狀訟,監管部分要主動擔起監管職責。
消費者被收退訂費告狀平臺
2024年5月,王小姐下載、注冊了某生鮮平臺的APP。2024年11月,該平臺每天先后3次向王小姐發送了商務廣告短信。無奈之下,王小姐選擇回復N進行退訂,但在這一過程中,產生了短足球運彩信費用01元。
2024年3月,王小姐將該平臺訴至北京市互聯網法院,請求法院判令平臺方發送商務廣告短信的條款無效,并應蒙受短信退訂費01元。
對此,法院以為,平臺在用戶協議中有向用戶發送商務廣告短信的條款,該條款內容本身未免去平臺責任、加重平世足 運彩 玩法臺用戶責任、去除平臺用戶重要權利,并均以加粗或加下劃線方式進行了合乎邏輯提示,推行了提示義務。因此,法院認定該形式條款應屬有效。
同時,法院指出,該平臺的用戶協議和隱私政策中,均未對短信退訂費用肩負進行約定,推行費用的肩負不明確的,由推行義務一方肩負。王小姐發送退訂短信,是行使謝絕收到短信的權利而非推行義務。因此,退訂費用應由平臺方肩負。
終極,法院作出一審訊決,判令平臺方補償王小姐短信資費損失01元。
民法典對霸王條款作出規制
1月11日,在該平臺APP用戶協議中看到,用戶的權利和義務條款用黑體字寫明:假如用戶不想收到運彩 入金商務推廣信息,有權解決退閱或建置謝絕收到。該條款新增內容如用戶選擇通過電話或短信方式解決退閱,請自行蒙受相應電信資費。該協議于2024年12月4日生效。
對此,北京市京師律師事務所律師熊超表示,改動后的條款加重了用戶肩負,去除了平臺的責任,應屬無效的形式合同,退訂費應由平臺方蒙受。
此前法院認定發送商務廣告短信的條款有效,是基于互聯網用戶的廣泛性和不同性,也符合互聯網用戶對信息收到的容忍度。熊超說,但更換后的條款讓用戶蒙受短信退訂費,并且‘捆綁式’寫入協議,違反了公正原則。
這是明顯的霸王條款。廣東耀文律師事務所主任張愛東也持相同觀點。他指出,民法典對形式條款的效力疑問作出了明確制定。
依據民法典第496條制定,假如提供形式條款的一方未推行提示或說明義務,致使對方沒有注意或者懂得與其有重大好壞關系的條款的,對方可以主張該條款不成為合同的內容。
此外,民法典第497條制定,提供形式條款一方不合乎邏輯地免去或者減輕其責任、加重對方責任、限制或者去除對方重要權利的,該形式條款無效。
這實在是民法典對消費者權利建置的雙重保衛。張愛東進一步辯白,假如平臺未盡到提示義務,消費者可主張條玩運彩下注方法款不成為合同內容。即便平臺進行了提示,但條款內容免去平臺責任、加重消費者責任的,消費者還可以主張條款無效。
1角錢官司背后的維權逆境
本來退訂短信還要自己費錢?之前都無知道。王小姐打贏1角錢退訂費官司后,很多網友發出這樣的感觸。
發明,現在多個電商平臺均有短信推送商務廣告的格式,也給出了例如回復字母這種退訂的方式,但并未明確短信退訂費由誰蒙受。
除了退訂費該誰出,還有諸多退訂套路和謎團困擾著消費者。比如,退訂了依然能接收短信。此前有媒體,成都市民阿琳在接收推銷短信后,回復T退訂。沒想到推銷短信不僅沒有被終止,推送頻率反而從以前的10天左右一次,提高到3天左右一次。
還有消費者在無知情的場合下遇到被推送。有網友吐槽:有的推送短信的商家,自己基本沒據說過。還有不少網友反應,在電商玩運彩下注方式平臺買過一次東西后好像就默認開通了推送。店家會發來促銷短信,但事先并沒有得到我的授權。
在張愛東看來,無論是被推送還是被收退訂費,消費者的維權成本都遠廣大于商家的侵權成本。
在我們生活中,這類‘小成本、大規模’的侵權行為時有發作,但有幾多消費者會去較真兒打官司?張愛東說,即便有人站出來維權了,商家大不了對這起個案進行賠付。對那些沒提告狀訟的消費者來說,他們的權益并不能得到維護,而商家的侵權成本太低。
應該感激像王小姐這樣較真兒的消費者,觸發大家對權益的珍視。但權益的維護不能指望每一個平凡消費者去提告狀訟,司法只是一種事后援助。熊超指出,首要商家須遵守法律,自覺維護消費者正當權益;其次監管部分也要主動擔起職責;最后,電信運營商也應在社會公益和商家長處間做好權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