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在今日開幕的中國檔案文獻遺產珍品展上,一批價值極高的珍貴檔案引起了台灣運彩下注指南參觀者的濃厚嗜好,從中選取了幾件有典型性的珍品向讀者作一介紹。
明代金書鐵券
民間俗稱免死金牌,金書鐵券制度始于漢代,是封建天子頒發給功臣、重臣的一種帶有誇獎和盟約性質的憑證。
按制定,持有鐵券的功臣、重臣及其后代,可以享受皇帝賜予的種種特權。這里展出的鐵券是明朝英宗皇帝朱祁鎮在天順二年(1458年)頒賞給右軍都督府右都督李文的。李文是明代青海土官,功勳卓著玩運彩app更新,被明英宗賜封奉天翊衛宣力武臣,特進榮祿大夫,柱國,高陽伯。正面錯金楷書,注明賜予李文食祿一千石,免其一次死刑的特殊待遇。這是我國檔案館界僅藏的一枚鐵券。
科舉金榜
展品中有清光緒二十年
(1894年)殿試大金榜,狀元張謇。他后來開辦了大生紗廠,是近代知名的實業家。還有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殿試小金榜,李鴻章便是這一年的二甲第運彩 棒球三十六名。
清代科舉測驗的最高規格是殿試,即皇帝親身主持對貢士的測驗。殿試揭曉的榜式稱為金榜,黃紙墨字,以皇帝詔令的格式下達。金榜分大、小兩種,大金榜加蓋皇帝之寶用于張掛,小金榜不用印供皇帝御覽和舉行典禮時公佈名次採用。
清康熙帝傳位遺詔
民間傳說,康熙皇帝遺詔中傳位十四子,被雍正篡改為傳位于四子。保留在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的康熙傳位遺詔為我們揭示了事實本相。遺詔是用漢、滿、蒙三種文字書寫的,此中寫明雍親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貴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統,著繼朕繼位,即皇帝位……。因此,傳說的這段故事是不實的。
孫中山手跡
展品中有1922年孫中山題詞手跡——博愛,這是孫中山先生為嘉獎愛國華僑鄧蔭南先生資助革命,勛及國家而題寫的橫匾。孫中山先生終生為謀求強國富民,用博愛精神激勵革命志士,同時也是他偉大人格的寫照。因此,博愛在孫中山先生的墨跡文獻中具有特殊的意義。
世足運彩ptt 展品中還有孫中山1923年10月24日寫給日本友人犬養毅的信函手稿。它是迄今發明的孫中山書信真跡中篇幅最長、字數最多的信件。信中精辟地解析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后,國際尤其是遠東地域的形勢,譴責了帝國主義列強的侵華行徑,是研究孫中山先生晚年思想及近代中日關系的主要歷史文獻。